明末清初,山東淄川的蒲松齡將聽來、讀來的奇怪故事整理成篇,集結成《聊齋誌異》。寫成後,經人輾轉傳抄,流傳很廣,也被公認是清代短篇小說的傑出作品。原書為文言文,總共四百多篇。蒲先生用他的生花妙筆讓神、鬼、狐、仙具有靈性,篇篇引人入勝,為了便利現代讀者也能欣賞這些精采故事,因此選錄具有代表性以及適於閱讀的五十九篇,加以白話改寫,希望《聊齋誌異》能給更多人的茶餘飯後增添一點不一樣的樂趣。
細柳
細柳娘,是山西中都地方一家讀書人的女兒,有人因為她的腰細得可愛,就「細柳」、「細柳」的喊她,因此「細柳」便成她的名字了。
細柳天資聰明,從會看書認字起,就喜歡看相書,平素不肯多說話,從來也不談論別人的是非;但是有來說親事的,一定要親自看一看,看過的人很多,但都不合意。到了十九歲,父母生氣了,就說:「如果世界上一直都沒有配得上你的,難道你要做一輩子老小姐嗎?」細柳說:「我不過想以人力勝天罷了,只是長久不成功,也是我的命運。從此以後,只聽父母的吩咐就是了。」那時候剛好有位高秀才,家世很好,妻子去世了,想要續絃,聽到細柳的名氣,就來送禮下聘。細柳這回聽父母的話,終於出嫁了。嫁過門以後,夫妻十分和睦。高秀才前妻留下一個孤兒,小名長福,那時才五歲,細柳十分照顧他。細柳有時回娘家,長福總哭哭啼啼的要跟她,怎麼哄他都止不住。過了一年多,細柳生下一個孩子,取名叫長怙,問她取名的意義,她回答說不為別的,但願他能常在父母身邊罷了。
細柳對於女紅針織,不很留意,但卻拿著帳簿對田地的方位和稻米多少,查問得非常仔細。過了一段時間,她對高秀才說:「家裡的事,你可以放手不管,讓我來處理就可以了。」秀才依她的話,半年的工夫,家裡的事處理得井井有條,秀才也佩服她的能幹。有一天,恰巧秀才去鄰家喝酒,有個差人到高家來催租,打著門罵人,細柳叫佣人向他說盡好話,他也不肯走。細柳就派書僮去叫高秀才回來。差人走了以後,高秀才笑著說:「細柳,現在你可知道聰明的女人還是不如呆笨的男人吧!」細柳聽了這話,竟低著頭痛哭起來。秀才拉著她說了半天好話,細柳始終不開心。秀才不忍心因為家事拖累她,仍舊要自己管理,細柳又不肯,反而早起晚睡,照料得更起勁。每每提早一年,就準備第二年的租稅,因此再也不見催租的人上門來了。她又用這種方法編造吃的穿的預算,從此用錢也寬裕了,高秀才十分歡喜。高秀才三十五歲那年,細柳一直阻止他不讓他出遠門;有時回來稍晚些,就接連不斷的打發佣人去找他。朋友們時常取笑他,譏笑他怕太太。有一天,秀才到朋友家喝酒,覺得身體不舒服就回家去,走到半路上跌下馬就死了。大家才知道細柳是事先料著了的,所以一直照顧著他。
長福十歲,才學作文章,父親死後,他就偷懶不肯讀書,常常逃出去,跟放牛的野孩子一起玩。罵他他不改,就是打他,他仍舊懵懂頑皮。細柳沒辦法,就把他喊到面前來問:「既然不願意讀書,也不能太勉強,但窮人家沒有吃閒飯的人。現在換掉你的衣服,去跟佣人一起做工,不然,就要鞭打你,可不要後悔!」
從此,只給長福穿破棉襖,叫他去養豬。回家以後,又叫他和佣人們一起吃稀飯。幾天以後,長福吃不了苦,哭著跪在院子裡,自願重新讀書。細柳扭過頭去不理他,長福沒辦法,只好淌著眼淚走了。秋天過了,長福身上沒有衣服,腳下沒有鞋子,有時給雨淋得全身溼透,縮著頭像個要飯的。鄰居們看到了,都很同情他。有要娶填房的人,也都拿細柳做警戒。大家說的閒話,細柳卻都不放在心上。長福受不了苦,丟了豬逃走,細柳也隨他去,一點也不問。
過了幾個月,長福狼狽的回來,但又不敢走進家門,就去求鄰居老太婆告訴細柳。細柳說:「他如果能夠忍受一百下棍子,可以來見我,不然趁早走開。」長福聽了,突然跑進屋去,哭哭啼啼的表示願意挨棍子。細柳問他:「現在知道悔改了嗎?」他說:「知道悔改了。」細柳又問:「既然知道悔改,不用打了,還是乖乖的養豬去吧!再犯可不饒你!」長福大哭說:「我願意受一百棍子的罰,只求您再給我讀書!」細柳本來不答應,還是鄰居再三勸解,才點頭。給他洗了澡,換上衣服,叫他和弟弟長怙一起到私塾讀書。從此,長福非常用功,和以前竟大不相同了,三年以後考取秀才。撫臺楊公見了他的文章很器重他,每月還給他一點津貼。
長怙很遲鈍,讀了好幾年書,還不會寫字。母親叫他放棄讀書去種田,長怙又貪玩不肯去做苦工。他母親生氣說:「士、農、工、商,都是正當的工作;既不能讀書,又不想種田,豈不要餓死嗎?」立刻拿棍子打他。從此,長怙帶著工人下田耕作,只要起身晚了,細柳就罵個不停。那衣服菜飯,細柳常拿好的給長福;長怙雖然不敢明說,但心裡暗暗不服。農事完畢,細柳拿出錢來叫他去學做小買賣。長怙很喜歡賭錢,把手上的錢輸光了,就騙細柳說是給強盜搶去了。細柳發現真相以後把他打得半死,長福跪下來一直哀求,願意代替弟弟受打,細柳才饒了他。從此他一出門,細柳就到處打聽他;長怙的行為才稍稍的規矩起來,但是心裡還是不肯學好。一天,他向母親要求,說是要跟人到洛陽去做買賣,其實是想藉此離開家門,好好的出去玩玩。細柳聽了卻毫不猶豫,立刻拿出三十兩銀子,幫他整理行李,又拿一錠元寶交給他說:「這是你祖宗留下來的錢,不可用掉;拿它壓在行李底下,急要的時候才可用。而且你第一次出門,也不指望你賺大錢回來,只要這三十兩銀子能不蝕本就好了。」臨走的時候,又反覆叮囑了一遍。
長怙嘴裡答應了,心裡得意洋洋的出了門。到了洛陽,就離開同來的友伴,花天酒地的過日子。才十多天就把銀子花光了。心想行李中還有一錠大元寶,一時不會有什麼問題。等到拿出元寶一看,原來只是一錠假銀,這才大驚失色,指望別人能幫助他,帶他回家。這時忽然有兩個公人拿著繩子進來套住他的脖子,嚇得他不知怎麼好,哭著問為什麼要捉他,原來已經有人告他使用假銀子。捉到官裡,也不讓他有所分辯,就把他打得半死,送到牢裡去,受盡苦楚。
當初,長怙離家的時候,細柳對長福說:「記住二十天以後,提醒我交代你去辦一件事;我事情多,怕到時候會忘了。」長福想問什麼事;但是看到細柳臉色黯淡,似乎非常傷心,不敢再問下去,就退了出來。到了第二十天再去問,細柳嘆氣說:「你弟弟今天不學好,就像你當初不肯讀書一般;我那時不頂著晚娘的惡名,你怎麼會有今天?人家都說我狠心,但是我背地裡流了多少眼淚,有誰知道呢?」說著,不禁淌下眼淚來。長福站在一邊恭敬的聽著,不敢追問。她哭完了,才又說:「因為你弟弟一心想遊蕩,所以前次給了他一錠假銀子,讓他吃點苦頭。據我估量,他現在已被關在牢裡了。我知道撫臺很看得起你,現在只有你去求求他,才可以救弟弟的性命,使他自己知道痛悔。」
長福立刻出發趕到洛陽城,急忙到牢裡去看長怙。長怙這時只剩一口氣了,面目也不成人形;看到哥哥,只是流著眼淚,頭也不敢抬。長福也哭了。長福是撫臺特別看重的人,遠近都知道他的名字。縣官知得他是長怙的哥哥,立刻放了長怙。到了家裡,長怙怕細柳還在生氣,跪著走到細柳面前。細柳看著他說:「你的心願了了嗎?」長怙只是淌著眼淚,不敢再作聲;長福也在旁跪了下來,細柳才喊他起來。從此以後,長怙深自悔改,家裡的許多事都很用心去做,過了好幾個月,長怙很想去做買賣,但是不敢說,他把這意思告訴哥哥,長福就替他去求細柳。細柳聽了很歡喜,當賣許多東西,又向人借錢交給他去做;半年的工夫,就賺了一倍的錢。
那一年秋天,長福參加考試,中了舉人;又過了三年,考上進士。長怙做買賣,也賺了很多錢。到這時候,人們才明白細柳,稱讚她是個了不起的母親。
淡江大學中文系專任副教授 陳葆文導讀
青林黑塞問知己
《聊齋誌異》的作者蒲松齡,字留仙,生於明崇禎十三年(西元一六四○年),卒於清康熙五十四年(西元一七一五年),按傳統的算法,得年七十六歲。根據他親自撰寫的書前自序〈聊齋自志〉可知:《聊齋誌異》的主要規模應完成於他四十歲左右,其後的二十多年間,一直持續增補故事,最後一篇可考見的時間完成於康熙四十六年,那時蒲松齡已是六十八歲年近古稀了。
閱讀這部經歷幾十年才完成,多達四百九十多篇的短篇故事集,要如何把握全書的精神、欣賞它的精華呢?首先要了解作者:蒲松齡在〈聊齋自志〉中告訴讀者,這是一本「孤憤之書」,是一個「遄飛逸興,狂固難辭;永託曠懷,痴且不諱」、有著痴狂脾氣的作者所寫成的。其次要明白作意:這些花妖狐魅、怪事奇談的寫作動機,乃是源於蒲松齡「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間乎」的深深喟歎,他深覺世間冷漠孤寂,只有向幽冥中去尋找知音,他要描摹下這些美好的幽冥身影與情致,以彌補現實世界中的匱乏。
蒲松齡的孤憤之感主要來自他的人生經歷。他的漫漫人生路有兩條主線,一是科舉的夢想,一是教書的現實。蒲松齡最大的志業是希望通過科舉仕宦,走進天下,施展抱負;然而十九歲考秀才時,雖以榜首之姿脫穎而出,可惜之後舉人考試屢考屢敗,一直到五十二歲才終於萌生退出科場之意。至此,人生最可意氣風發的青壯時期,已漸次銷磨在這些三年一次的考途奔波與落榜挫敗中了。除了前述為理想而屢敗屢戰,蒲松齡還有現實生活要面對,因此他必須在大戶人家中覓食教書以養家活口,自三十三歲到七十歲,整整當了三十多年的教書先生。
《聊齋誌異》的寫作,正與上述的生命歷程重疊。科舉之路的不順,迫使蒲松齡的生活圈只能侷限於家鄉與民間,這雖使他充塞著懷才不遇的悲憤感,卻也促使他關懷社會中諸般不公不義的現象及制度;加上本身對志怪文學的興趣,便轉而藉由寫作宣洩對生命的熱情並揮灑婉媚雅麗的文筆,終而成就後世學者公認為中國古典短篇小說巔峰之作的《聊齋誌異》。
書名既叫「誌異」,顧名思義就是「記載奇異」的意思。就內容而言,全書大概可分為寫「情」之異、寫「事」之異、寫「人」之異三大類。寫「情」之異者大多集中在友情或愛情故事,不論是一般人間男女或人與妖、人與鬼之間,蒲松齡多強調其真摯不渝之情,甚至為彼此犧牲的勇氣。在這些故事中,蒲松齡往往寄託了他理想中的情感形式與人際關係,如本書所選的「繡鞋姻緣」、「人與烏鴉之戀」(愛情),「神奇的石頭」(友情)等皆是。寫「事」之異者,其中一部分屬於單純紀錄生活中光怪陸離之事或鄉野傳說的志怪筆記,以新奇驚詫的成分居多,如本書所選的「種梨」、「口技」等;一部分則是加入了人情描寫,情節較複雜,甚至意有所指,發人深省,如本書所選的「羅剎海市」、「小蟋蟀立大功」等。至於寫「人」之異的,則描述了各種行為性格特立獨行的奇人,男女皆有、老少畢至、正邪互見,而其中以民間各類女性人物最見光輝,本書也選了幾篇代表作,如「俠女」「仇大娘」等。
至於書中人物,大部分的男主角主要都具有士人身分,他們或人或鬼,或痴或狂,或出身世家,或家境貧寒,但幾乎都頗有才華,甚至不乏早慧童子;不難看出,這些男主角身上投射著濃厚的作者身影。女主角方面,或是性格突出、妍媸各異、或正或反的各類人間女子,她們表現了蒲松齡對於現實社會中各種婦女面貌的觀察;或是嬌媚可人、體貼多情、多才多能的鬼妖,她們往往是蒲松齡對於理想女性的化身。正是如此多元的故事情節加上繽紛的人物形象,組成了一部豐富多姿的《聊齋誌異》。
《聊齋誌異》文筆雅致、故事生動,而作者與故事更是一組結合緊密的生命共同體,讀者們目眩神迷於各種光怪陸離的故事,驚嘆於作者生動傳神的文筆之餘,也當領會這不只是一本充滿鬼影狐蹤的志怪小說而已,而是一個孤獨疾憤、痴心創作的書生,藉著鬼境妖情寄託他對於現實世界的熱情、悲憐、憤怒、譏謿、懷想與評議。書中所呈現的,除了對怪異世界濃厚的好奇心與想像力外,更是蒲松齡對道德規範苦口婆心的勸諭、不公制度痛心疾首的諷刺、美好人情孺慕情深的嚮往、與不遇之士感同身受的撫慰。聊齋中所談的故事或許奇異,但追究其實,不都是以人間為藍本的變形記嗎?能讀出這點興味,相信蒲松齡天上有知,一定會開心大呼「知我者,其在東方讀者乎!」。
★第54梯次「好書大家讀」優良少年兒童讀物 ★新北市滿天星閱讀優良圖書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深耕閱讀計畫「兒童閱讀優良媒材」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