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了,不怕,再爬起來就好
改變也可能讓你比原來更好喔!
景氣不好,爸爸突然被公司資遣,一家人只好搬回北埔與阿婆同住。佳佳的生活面臨轉變,不僅遠離原有的同學,還要適應新的環境。阿婆出主意開粄店,佳佳和媽媽都全力配合,可惜爸爸硬是放不下身段,只敢悶悶不樂的躲在背後支援。看到傳統小吃在全家人通力合作下,經營得有聲有色,他才恍然大悟,原來職業不分高下,只要認真就是最高貴的行為。他毅然以他的專業背景,為新事業開創新局面,讓全家人的感情更融合,還適時協助佳佳的同學改善生活條件。
目錄
一、回到阿婆家
二、 九層粄
三、 粄店開張
四、 一支竹籤子
五、 新學校
六、 新同學
七、 第一家粄店
八、 輝哥的祕密
九、 媽媽的好點子
十、 預─備─砰!
達人筆記
美食筆記
內容摘錄
其實,我真的有離家出走,只是,我不知道要走到哪裡去才好,最後只有走到巷口的便利商店,買了一瓶果汁就回家了。
爸媽跟我說要轉學的那天晚上,我衝回房間之後越想越氣,離開這裡轉到北埔去,原來的學校,原來的老師,原來的同學,全從生活中消失;新的學校,新的老師,新的同學,什麼都是新的,誰知道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哪?我偷偷的收拾了幾件衣服,再把抽屜裡存的零用錢放進背包夾層,帶著我的長耳兔,趁著媽媽在煮飯,爸爸去洗澡的時候,偷偷溜出家門。
「現在,去哪裡好呢?」我問長耳堍,也問我自己。
小美她爸爸很凶,鐵定不會收留離家出走的小孩;豆豆的媽媽跟我家媽媽是好朋友,我要是躲到他們家,媽媽一定會把我抓回去。我也看過故事書裡的小孩,離家出走躲在公園或是空房子裡面,可是我也聽過很多鬼故事就是發生在三更半夜的公園或空房子裡,我才不想見到鬼。還有,也有人躲在網咖或是大賣場,真不敢想萬一我被老闆抓去警察局那該怎麼辦?台南舅舅家本來是最好的選擇,可是這半年多來外婆身體一直不好,我不能再去增加舅舅和舅媽的麻煩了。不然北埔阿婆家也不錯,我知道阿婆她很疼我。可是我要離家出走的原因是我不想轉學,而造成我必須轉學的原因是我們要搬家,而我們要搬去的新家正是北埔阿婆家。那我自己離家出走跑去阿婆家,不是很奇怪嗎?
在我想破腦袋還想不出一個好地方時,肚子咕嚕咕嚕的叫起來了,我這才想到,放學回家到現在,我什麼東西都沒吃!乾脆先到便利商店買點東西吧。
「劉佳佳,妳是隔壁班的劉佳佳對不對?」
我正在考慮要選排骨便當還是雞肉三明治好的時候,聽到後面有人叫我。轉頭一看,嚇得我手上的錢包掉在地上,我以為……以為自己真看見鬼了!
「你……你不是……十班的小黑嗎?你……怎麼會在這裡?」
還好便利商店裡面亮晃晃的日光燈和櫃檯後面那個忙碌的店員,給了我一點膽量,鼓起勇氣來問他。
「看妳嚇成這樣,一定跟我們班的那些女生一樣,以為電視上那家燒炭自殺的小孩是我,對不對?哼,我們家才沒那麼孬種!我爸說逃避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我們要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才對!」
「那你前一陣子怎麼沒來上學?」
小黑不好意思的笑笑。「我爸媽帶著我們一起跑路呀,當然就不能去上學了。」
「咦,你剛剛不是說要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才對?」
「那是跑路後的感想呀!跑路又不是去郊遊旅行,東躲西躲的很辛苦欸。更重要的是我和妹妹不能上學,所以我爸跟債主談好還錢的時間了,在那之前,我們要全家一起打拚,賺錢還債。妳看,這是我媽包的肉粽,很好吃喔,要不要吃吃看?本來是二十五元一個,算你二十元一個好了。」
「嗄?你賣肉粽喔?」
我這才發現他提著一個大籃子,上面還蓋著一層厚厚的毛巾。
「是啊,我爸白天去上班,我和妹妹去上學,我媽就包肉粽。晚上我們全家兵分四路去賣肉粽,比賽看誰生意好,賺錢多。支持我一下吧!」
我跟小黑買了一個肉粽,還是付他二十五元,他已經很辛苦了,我不想再占他的便宜。小黑怕店員發現他進來搶生意,把肉粽給我就出去了。我拿了一瓶果汁到櫃檯付錢後,到便利商店旁邊的小公園去吃我的晚餐。
「現在,去哪裡好呢?」我又在心裡問自己。
實在是不知道去哪裡才好,更討厭的是,我一直想起小黑的那句話──我們要全家一起打拚,賺錢還債。
還有媽媽媽說的:「只要我們一家人互相扶持、同心協力,一定可以度過難關。」
好吧,或許我真的應該跟爸爸媽媽一同度過難關。轉學總比跑路好吧?所以,七月一日放暑假的第一天,我背著我的書包,抱著我的藍色長耳兔,坐在爸爸開的轎車裡,跟在搬家公司的貨車後面,開過彎彎曲曲的山路,搬到阿婆家了。
說是阿婆家,應該也是爸爸的家。爸爸在跟媽媽結婚之前,一直都住在北埔阿婆家的。媽媽跟我說,那時候阿公還在,大伯和伯姆也還沒搬到台北去,兩個姑姑也還沒嫁人,一大家子一起住在木造的兩層樓房裡熱鬧極了。媽媽說她還記得第一次跟爸爸到北埔家的時候,還有點擔心,自己一個台南鄉下土生土長的閩南人,不知道能不能適應這客家小鎮的生活。沒想到結婚後,阿公阿婆跟他們說,年輕人應該到都市去闖一闖,要他們在爸爸公司附近找房子住,全力去拚事業就對了。
我出生的時候,阿公已經過世了,大伯一家上了台北,一個姑姑嫁到基隆,一個姑姑結婚後去了美國,北埔變成阿婆一個人的家了。偶爾跟爸爸回來看阿婆,總覺得房子空空蕩蕩的好安靜,真的很難想像一大家子的熱鬧情形。現在,突然跟爸爸回到這裡來,我可以了解媽媽當時的擔心了。我也不知道新的學校是什麼樣子啊!還有,爸爸在都市都沒有工作了,回來這裡真的找得到新工作嗎?我真害怕,我們以後不只是餓得皮包骨,會不會連吃的東西都沒有啊?
「來,來,來,車子停這裡。大家都下來,洗手吃點心。」
遠遠的就看見阿婆在門口招手,車剛停好,她馬上過來幫我開車門。
「阿婆。」
「媽。」
「媽……」
爸爸和媽媽同時開口跟阿婆說話。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他們的聲音裡有種澀澀的感覺,就好像我數學考六十幾分那次,拿著考卷回家,不想說話又不得不說的樣子。
「欸!回來就好,回來就好。你們回來我就有人作伴啦!來,叫那幾位先生一起來吃粄圓,吃完粄圓還有這一車的東西要搬呢!」
阿婆的粄圓超好吃的,一個一個又軟又Q,有紅有白的浮在淡淡醬油色的湯裡,配上香菇蝦米瘦肉和翠綠的香菜和蔥,哇!我一個人可以吃好幾碗呢!吃著阿婆的湯圓,我的心情稍微好了一點,至少現在還不會餓肚子吧?
應該是阿婆的湯圓發揮作用,搬家公司的人還特別幫我們把箱子搬到二樓的房間。他們開著空車要回去的時候,還意猶未盡的跟阿婆說:「阿嬤,你的圓仔真好吃哪!你應該開個圓仔店啦,我帶我的老婆孩子來北埔玩的時候,才有好吃的圓仔吃啊!」
「哎喲,是你唔甘嫌啦,謝謝喔,甲我們搬得那麼宿夕!。」
「婆,妳好厲害喔,會講閩南話耶!」
「一點點啦,看電視學的。妳媽媽也會教我一些啊!」
阿婆笑咪咪的看了看媽媽,不知道為什麼,媽媽的臉刷的一下紅了起來。
「走,上樓去整理東西吧。」,她輕輕推了我一把。
爬上樓梯,來到一個小客廳。客廳前面是爸爸媽媽的房間,開門出去還有一個小陽台。客廳後面是我的房間,開門出去經過天井上的小通道,連接後棟二樓的客房,客房樓下天井旁邊,就是阿婆的房間。
阿婆說我這間以前是姑姑們的房間,裡面有個大衣櫥和一張簡單的書桌,最特別的是那張掛著蚊帳的八卦床,除床座、床板之外,有三面立起來的床架加上床頂可以掛蚊帳,整張床都是木頭做的,講究一點的還有精製的雕刻裝飾。,我一個人睡之外,把我那些大大小的布偶全放進去,還有很大的空間。
「佳佳啊,妳的小貓小狗大熊一大堆,我們不要開粄店,就賣你這些毛茸茸的娃娃好了。」
阿婆一邊幫我把布偶擺好,一邊跟我這樣說。這可嚇壞我了,怎麼可以賣這些布偶?它們都是我從小到大的好朋友啊!
「婆,不行啦,這些都是我的寶貝!」
「唉!沒飯吃的時候,寶貝也得賣呀!」
我放下手裡的毛毛熊,不知道該怎麼辦的看著阿婆,這是我回來這半天,第一次聽到阿婆嘆氣。我知道爸爸失業了,可是,真的要賣我的寶貝娃娃嗎?我的寶貝娃娃們可以換飯吃嗎?
「哎喲,我的傻孫女,阿婆騙妳的啦!再怎麼樣也輪不到妳賣妳的寶貝呀,還有阿婆在呢!來,妳先說,阿婆打的粄好不好吃?」
「好吃,好吃,阿婆的粄最好吃了。」
我並不是怕阿婆賣掉我的娃娃才這麼說的,阿婆做的粄真的好吃,元宵節的豬籠粄、清明節的紅粄、端午節的粄粽鹼粽、冬節的粄圓,還有還有,過年的甜粄發粄菜頭粄,全部都很好吃。
「那,我們來開一間粄店好不好?我年輕時,跟著你阿公山上採茶、田裡種禾仔,天還沒亮就要出門,日頭下山了還沒回家,晒得像根黑漆漆的木炭一樣。那時候最羨慕開店的頭家娘,吃得白白胖胖的,坐在家裡就有人送錢上門。啊,我那時候就好想開店哪,想不到老了還有這個機會。你們覺淂怎樣?」
「粄店?有這樣的店嗎?」
「就是沒有才好呀!廟面前那條街路現在熱鬧得不得了,一到放假日,擠得滿滿的外地人。好多人在那裡賣菜脯柿餅澎風茶什麼的,就是沒人賣粄。我們來賣賣看吧!」
天哪,我這不是像媽媽說的那樣,小雞掉進米缸裡了嗎?自己家開粄店的話,就不用擔心沒東西吃餓肚子啦。呀呼!太棒了!
客家小鎮的故事 作家 馮輝岳
這是一本以客家莊為背景寫成的小說。
故事先寫爸爸失業,給佳佳一家人帶來的衝擊。他們搬回老家跟獨居的阿婆(奶奶)同住,為了一圓阿婆年輕時的夢想,他們和阿婆在街角開了一家粄店,由於一家人的通力合作,努力打拚,加上阿婆的好手藝,粄店的粄終於打開知名度,生意也愈來愈好。當過工程師的爸爸,本來極力排斥開粄店,後來也加入粄店的工作,甚至原來的公司通知他可以回去上班了,他反而決定留在粄店賣粄哩!
小說中的幾個主要角色,塑造得十分成功。少年佳佳的思想未必成熟,但她的言行無疑是臺灣許多高年級同學的縮影;爸爸在粄店的畏瑣行徑,充分顯露他死愛面子的個性;媽媽樂觀進取,能體諒丈夫,跟婆婆相處得宜,是一位標準的現代家庭主婦;阿婆是傳統的客家女性,寬容、和藹且充滿自信。小讀者閱讀時,不妨看看作者是怎麼描寫這些角色的。
小說中有許多令人驚奇的情節。在書局前看見跟爸爸長得很像的人;爸爸告訴佳佳要搬回北埔老家住;離家出走卻遇見隔壁班的小黑在賣肉粽;阿婆要開一家粄店;用竹ㄅㄞˋ吃水粄的客人;轉學生輝哥……這些事與人的發生、出現,讓人忍不住想看下去。
小說中還帶入一些淺顯易懂的人生道理。例如阿婆說九層粄有一種吃法,是一層一層撕下來吃,還用它來比喻人生:「人生也是這樣啊!一層甜的一層鹹的,有甜有鹹,人生才有滋有味啊!」
沒有人從出生到老都能平平順順,像佳佳的爸爸被公司資遣、阿婆粄店的經營、輝哥的遭遇……無論是人生或事業,總難免會碰到一些挫折或不如意,用什麼樣的態度處理挫折和不如意,才是大學問;又如「職業不分貴賤」、「要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有能力幫助別人是一種福氣」等等格言佳句,在這本小說中都有很貼切的印證。
國民中小學實施母語教學已經好多年了,客語能夠琅琅上口的少年朋友畢竟不多,尤其未選修客語的,聆聽客語有如鴨子聽雷。不過客語的確是很優美的語言,在這多元開放的社會裡,若能習得幾句客語,運用在日常會話中,不僅可以增添生活趣味,還可拉近人與人間的距離。不懂客語的小讀者,請稍稍留意佳佳阿婆說的話,她的話中富含哲理,且不時掺雜一兩句道地的客語,一邊看小說一邊學客語,輕鬆又沒負擔。
近幾年來,健康養生觀念興起,傳統的客家米食也受到大家的青睞,阿婆的粄店賣的就是傳統的粄,從製作到食具,衛生可口,令人垂涎。跟著小說中的人物參與製粄工作,很容易就了解水粄仔、豬籠粄、九層粄的製作過程和含義。以後你跟朋友聊起對「粄」的印象,除了「好吃」以外,若還能說出更多關於米食的知識,朋友不對你刮目相看才怪。
打開這本書,走進北埔小鎮,走進爸爸的老家,走進阿婆的粄店,走進佳佳的學校。佳佳一家人的故事,溫馨而有趣,正等著你來分享呢!
★文化部第33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國小中高年級/文學語文類) ★100年度希望閱讀選書 ★中時開卷每週推薦 ★文化部金鼎獎入圍 ★2013年臺南兒童文學月優質本土兒童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