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樣愛這本書 趙映雪
愛不愛一本書,常常是種緣份。許多好書,只是非常欣賞,也許欣賞作者的文筆,也許佩服裡面主角的勇氣。但要愛一本書,必須非常契合,對整本書有講都講不清楚的感動。
讀<<我那特異的奶奶>>"A Long Way from Chicago",就給我心裡一種講都講不清楚的感動。故事裡一個堅強無比、早就守了寡的奶奶,她的笑也不多、淚也不多,感覺上好像愛也不多、情也不多,可是讀完了整本書,卻是鮮明的看見了一個那樣疼愛孫子的奶奶。尤其是最後一章,男孩的火車在夜裡從奶奶家門口呼嘯過去,一個從不流露感情的奶奶就像剪影般的站在燈火通明的門口,對著整部火車揮手,因為她知道,她的孫子就在裡頭某一個窗口看著她。看到這裡,我無可抑止的淚流滿面,因為這個奶奶,在從前,是即使到了火車站,即使知道孫子以後將不再來了,也從不揮手跟孫子道再見的。
我這樣愛這本書。
不過這本書不只要你感動,作者其實是最想讓你邊看邊哈哈大笑的。全文中幽默的文句,對人、對地、對事的描寫,總讓人覺得是在聽一個最會講笑話的人講話,聽者都笑得東倒西歪了,講的人卻好似乎不當一回事。
書中的口述者,是個十分在行講故事的老人,講的是很多年前很多年前的故事。那時老人還只是個小男孩,從九歲到十五歲的夏天,他年年都與小他兩歲的妹妹到鄉下奶奶家去玩一個禮拜。每年就一個禮拜,但是他那特異的奶奶,他那與一般老人都不一樣的奶奶,卻讓他們永難忘懷那七年的夏天。在奶奶家中,他們看過奶奶讓死人動了起來,嚇走好事的記者;也在奶奶的策劃下,利用月黑風高的濃霧,幫助一對苦命的情侶私奔;還曾綿密計畫,氣走趾高氣昂的銀行家老婆‧‧‧
這本書中的特異奶奶,第一次出現在作者的一篇短篇故事中,叫做<<老流浪漢的最後一夜>>"Shotgun Cheatham's Last Night Above Ground",由於這個奶奶實在太有個性了,讀過的人都對奶奶佩服得五體投地,於是作者便以那篇故事為首,繼續寫出了一篇又一篇的故事,成了這本1999年紐伯瑞獎佳作。
<<我那特異的奶奶>>中,塑造最成功的,當然要首推那個處變不驚、最不愛管事卻最會管事的奶奶,她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能力,平時她自力更生,過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日子。但大家可千萬別惹火了她,一旦被她卯上了,任誰都要吃不完兜著走。
男孩和他妹妹,在七年的夏天中,讀者也可以看到他們倆在行為、思想、舉動上的微妙轉變。此書主角雖然是他們的奶奶,但沒有這兩個小孩的襯托,沒有這男孩傳神的口述,奶奶雖然戲法多端,但恐怕也成不了孫悟空。另外作者著墨不多,但卻令讀者印象深刻的,還有銀行家太太、奶奶的鄰居等。看了這本書,就像聽了一場精彩異常的講古,每個角色活靈活現,好像從書中跳出來了一樣。
作者Richard Peck說自己出生在一個「除非有證據證明清白,否則就先判有罪」的年代和環境中,可能因為看多了身邊的事,便練就了一身講故事的能力。他出版的小說已經超過二十本,擅長營造氣氛,更是講鬼故事、奇譚的高手,除了一般少年小說獎項外,還曾兩度獲得愛倫坡(Edgar Allan Peo)少年奇幻小說獎。
因為此書的描寫年代是1930年代的美國鄉下,因此翻譯<<我那特異的奶奶>>時遇到最多的困難,都是書中提到的當時人物及老舊美國俚語。所幸我的鄰居Mr. Bill MacLeod便是和書中小男孩差不多年齡的人,他對於書上提到的每一件事、每一個人、每一部電影都瞭若指掌,經過他的說明,我能更深刻體會到這本書的真與好,也才能更傳神的將此書譯好,在此要特別謝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