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多崎嶇的路 走順了 也就平坦了
小蟬的爸爸過世了,她努力想完成爸爸的心願,讓周邊的親人都能過著幸福的日子,沒想到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她獲知原本以為的爸爸媽媽竟然是外公與外婆。然而,混亂了的祖孫與父女關係並沒有影響她的人格,最真誠的愛可以撫平傷口,最認真的態度可以讓不可能變成可能。看看小蟬怎麼在眾人的合力下,完成了一座幸福的花園……
小蟬才六年級,爸爸年紀卻不小。這年爸爸過世了,留下大大的花圃事業,媽媽很傷心,許多事都交給啞巴叔叔處理,小蟬雖然也想念爸爸,見到媽媽的低落,只好試著堅強起來,安撫媽媽,也學著投入種植作業,擔起花圃的經營責任。
燦叔聾啞,燦嬸稍有智能障礙,他們的兒子,也是小蟬的同學阿勳,智商也不高,看到他們一家人可以歡歡喜喜的一起用餐、工作、嬉鬧,小蟬好羨慕。
班長楊忍冬知道小蟬家在機場旁經營花圃,便請他爸爸帶他去參觀。忍冬的爸爸楊守一在一所餐旅學院餐飲科當教授,他說忍冬從小喜歡飛機,不只收集飛機模型,每次看到飛機還一直追著跑。互動更頻繁後,小蟬知道忍冬對飛機的喜愛,其實是源於對過世媽媽的思念,他小時認為死去的媽媽是在天上,能接近天空的飛機就是接近媽媽的橋梁,長大後,知道飛機到不了媽媽的地方,卻也改不過愛飛機的習慣。
一隻小貓的出現,讓燦叔發現智障燦嬸原來是懂得照拂生命的,他慢慢的讓燦嬸接近花圃,學著做些簡單的事。連阿勳也會幫著打雜。
小蟬覺得一切都要漸漸好轉時,家裡突然來了個姐姐,她打扮俗豔,連同先生和一個三歲小孩要來賣掉這個花圃,拿回她當得的財產。媽媽強力維護,給了一些錢,先打發走他們,並且痛定思痛的振作起來,與小蟬及蔡叔一家共同投入花圃經營,好應付這個姐姐的索取。
登記國中就學學區時,小蟬發現戶口名簿裡,她竟然登記的是爸爸媽媽的養女,她驚詫的問媽怎麼一回事,媽媽才解釋:她是爸爸的續絃,那個俗豔的姐姐則是爸爸的女兒,爸爸娶她時,這個女兒非常反對,於是離家出走,三年後,大著肚子回來生個女嬰,沒幾天,留下女嬰又出走,那個女嬰就是小蟬。原本應該是阿公阿嬤的爸爸媽媽,為了給小蟬一個正常的生長環境,才收養她,並登記為養女。
小蟬對自己的際遇極為震撼,但是她知道,不管是阿公阿嬤,或爸爸媽媽,都是全心愛她的,她不能因此離開,去依靠生下她的姐姐媽媽。
阿嬤媽媽非常高興小蟬選擇跟隨她,也允諾要一起好好完成爸爸來不及完成的功課──讓每個親人都能過著幸福的日子。不過,再好的願望,也敵不過現實的壓力,他們實在沒能支付姐姐媽媽的索求,必須拍賣花圃,遷移他處。
忍冬得知這個消息,與爸爸作了討論,於是決定買下花圃,並重新規劃,將花圃定為向日葵主題花園,裡頭有餐廳,也有觀機棚。
計畫進行順利,連教授的學生都加入了。燦叔管理花圃、小蟬整理小盆栽、媽媽負責賣花、阿勳和燦嬸機動幫忙,楊教授負責總管理、教授的學生負責餐廳裡的飲食、音樂,忍冬則負責當觀機棚的嚮導。每個人都能貢獻力量,成為「幸福花園」最幸福的員工。
一、爸爸的園藝行
二、仙人掌傳說
三、週末之約
四、忙碌的燦叔
五、我們一起看飛機
六、不速之客
七、奮鬥的開始
八、爸爸的功課是什麼
九、燦嬸與小饅頭
十、一百二十朵向日葵的心意
十一、我們的工作在哪裡
十二、我們不搬
十三、楊忍冬的功課
十四、戶口名簿裡的祕密
十五、花園的故事
十六、結束營業大拍賣
十七、幸福是什麼
十八、幸福花園
小蟬的向日葵筆記
我的植物觀察筆記
…………
小蟬放學後,從外頭走回木屋,聽到角落裡有「喵!喵!」的叫聲。
「貓咪!」小蟬跑到樓梯轉角,看到一個大瓷花盆裡面有一隻白色小貓。貓咪怯生生的仰頭望著小蟬,努力往上爬,想要跳出來,可是花盆太深,盆壁又太滑,牠屢敗屢試,身子在花盆中不停的滾動,像極了一個剛出爐的白饅頭。
「哈囉!小饅頭。」小蟬抱出小貓,雙手把牠舉高,得意的說:「我來救你囉!」
小貓不停的喵喵叫,小蟬把臉貼著毛絨絨的貓背:「你好軟,好可愛唷!」小貓嚇得不敢動,小蟬只好把牠抱在懷中輕輕的搖著,像母親搖著懷中的嬰兒般。
「回來啦?今天在學校過得如何?」素幸走進來,脫下手袖和斗笠。
「還好。」小蟬漫不經心的回答,一邊逗弄著懷中的小貓。
「喜歡嗎?送你的。」媽媽說。「真的?」
小蟬驚喜的看著媽媽,「哪來的?」
「剛才麗玲來買花,說她的室友養的母貓最近生了六隻小貓,問我要不要,我想你也許會想養一隻寵物,就向她要了一隻,沒想到她立刻回去帶來。才出生一個月,還沒取名字哩。」
「叫『小饅頭』好不好?」
「小饅頭?」素幸想了一會兒,點頭稱讚:「好名字。以後小饅頭就歸你管囉。」
小蟬抱著小饅頭上樓去。
下午是游泳課,晒了半天的太陽,小蟬覺得很疲倦,懷中抱著軟綿綿的小貓咪,頭一沾枕,便渾渾睡去。
一人一貓直睡到天黑,小蟬才在噩夢中醒來。她一掀開被子,呼呼大睡的小饅頭也睜開眼睛,懶懶的伸著腰,「喵!喵!」叫了兩聲。
「小饅頭,你想不想爸爸媽媽?」小蟬抱起小饅頭,把臉湊過去,輕輕吻著牠溼溼的鼻頭。「我好想爸爸呀!」想到方才的夢境,小蟬心裡有著一絲惆悵。
夢裡,爸爸和她一起到海邊游泳,一陣大浪襲來,他們一起被大浪捲走。小蟬奮力呼喊求救,楊忍冬出現在岸上,他朝大海拋出救生圈,小蟬接住救生圈,被拉回岸上。半昏迷的她一張開眼,看到的卻是面目猙獰的夏蘭香,小蟬一聲尖叫,又墜入了海裡……
看了壁鐘,已經是晚上八點了。小蟬跳下床,看到室內亮著燈光,書桌旁的地板,有個鋪著碎布的藤編花盆,從敞開的門望出去,還可以看到樓梯口邊的角落有一大盆的貓沙和一小盆的牛奶。小蟬知道媽媽剛才來過,為她打開燈光,也為小饅頭布置一個新家。
窗外一片漆黑。此時此刻的室外,就如夢中那座吞噬了爸爸的深沉大海。小蟬抱起小饅頭,赤腳走到窗前,希望能在夜的大海中,找到爸爸的身影。近處樓下的花園,沉浸在一片寂靜中,花兒睡了,樹兒睡了,白天啁啾鳴囀的鳥兒也睡了,蝴蝶蜜蜂都睡了;只有上夜班的路燈閃著昏暗的光芒,為趕路遲歸的車輛照亮前面的道路。白日裡繁忙的馬路,此刻除了偶爾「唰!」一聲像流星般駛過的車輛,再也沒有聲響。
這條即將入睡的道路,有一團黑黑的胖影子緩緩移動。黑影朝著木屋慢慢走來。小蟬很好奇,這樣的夜裡,路上連車輛都快絕跡了,怎麼還有行人?而且似乎還是個胖子。出自一股難抑的好奇心,小蟬耐心的望著由遠而近的路人。
路人愈走愈近,她看清楚,不是一個胖子,而是三個牽手一起走的路人。又過了一會兒,路人更近了,小蟬終於看清楚,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還有一個小孩牽手同行,三人靠得緊緊的。
路人再往前。原來是燦叔、阿勳和整天被關在鐵皮屋裡的燦嬸。
夜色凝重,燦叔一手牽著阿勳,一手緊緊牽著燦嬸。燦嬸和阿勳抬頭張望,並往上跳躍,好像在搶摘天上的星星。
小蟬想起上個週末,她和阿勳陪著燦叔到市區的餐廳換盆栽。燦叔「咿咿啞啞」的一會兒指揮他們上樓,一會兒指揮他們下樓;阿勳走得慢一點,他還會發出更大更粗的「呀!呀!呀!」聲,讓阿勳嚇得手足無措。工作時的燦叔,是多麼的認真,多麼的嚴厲呀!
可是,現在的燦叔真溫柔,儘管燦嬸和阿勳不時扭動想掙脫,燦叔仍氣定神閒的牽著他們慢慢往前走。燦叔對燦嬸的態度,不像是夫妻,倒像是父親呵護女兒。小蟬想起小時候,每天晚飯後,爸爸不也經常這樣牽著她的小手,兩人一同散步?
那時,爸爸最喜歡問:「小蟬長大以後想當什麼?」
「當畫家。」「當老師。」「當美髮師。」「當科學家。」雖然小蟬每次說的都不一樣,爸爸卻總是笑呵呵的翹起大拇指稱讚:「我們家小蟬永遠一級棒,天下第一。」
那時的小蟬,真是天天開心呀!
想起甜蜜的往事,會讓人更感傷。小蟬甩甩頭,把它拋到十萬八千里外,她輕輕撫著小饅頭柔軟的身體,繼續望著夜色中,緩緩往鐵屋移動的幸福三人行。
…………
尋找幸福的種子
我是一個幸福的人,因為我總是被周遭的小人物所感動。
就讓我從每天清晨開始說起吧!當我在晨光中推開大門,準備拎著布包上班時,一句「早安!」就讓我感動莫名。那是掃地婦在賣力掃著落葉的空檔,抓緊時間對我打的招呼。大斗笠下的瘦小身軀,似乎隱藏著一個大巨人,不但掃地的動作快速敏捷,更擁有無限的精力與熱情,帶給我一天的好心情。
在中小學附近的路口,總是會看許多穿著黃背心的導護媽媽、導護阿公、導護奶奶,風雨無阻的站在路口,吹著哨子,護送學童們上學,他們個個笑瞇瞇的對著孩子們道早,那無私而充滿大愛的臉龐,每每讓我眼眶溼熱。
路經早餐店,顧客大排長龍,早餐店老闆忙得不可開交,一大早就汗溼衣衫,卻還是有條不紊,絕不含糊,也不減省任何動作的做著早餐,為客人送上最好的服務,他們堅持品質的態度,讓我動容。
黃昏下班時,沿途可以看到路邊冒出許多攤販,餡餅夫妻、小籠湯包母子、冰棒姑娘、西瓜先生、算命的半仙……儘管他們謀生不易,卻一個個笑臉迎人,等待每一個迎面走來的機會,他們樂天知命的精神,令我敬佩。
上了擠滿高中生的捷運車廂,卻永遠都有空位。我知道,不管是熬夜後的清晨,或是上了九節課後黃昏,高中生永遠是這個社會最疲累最需要休息的族群,可是他們寧願站著,也要把座位留給其他通勤族。看著他們身上的校服,我知道他們百分之九十九點九是上不了所謂的一流大學的孩子,但是他們的體貼窩心,讓我對咱們未來的社會充滿希望。
能夠在生活中遇到這麼多認真生活的小人物,常常讓我感到深深的幸福。我多麼盼望,自己也能如他們一樣,成為一粒種子,為周遭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們,開出幸福的花朵。
《向日葵花園》就是在這樣的理念下完成的故事。故事裡頭的每一個人都遇到了困境,但是,他們就像永遠面對陽光的向日葵,樂觀進取,永不放棄。最後,終於突破困境,走向光明的所在。這些小人物,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幸福種子,他們的愛與努力,使自己的生命開出幸福的花朵。
親愛的小朋友,你的生活中也一定有好多好多的幸福種子,只要細心觀察,用心體會,他們一定會為你現身的。
帶著你心裡的放大鏡(用來觀察小人物心事),帶著你心裡的顯微鏡(用來體會小人物的美好),出發吧!
人的高尚,不在華服、財富,而在善良、熱情、仁慈、正義、勇敢、本分等品德。每個人秉著良好的品德,努力為社會深耕美好的未來,讓學生有夢想可追尋、遇到挫折的人可以重新站起、農夫全心珍愛大地、有能力的人願無私的付出……就是大美。大美的涵養需從小薰陶,「陽光少年遊」能以此為出發點,也可稱是「少兒生活美學」的種子。
──名作家 李家同
在部分國小老師與故事媽媽熱中推廣繪本以及簡易橋梁書的時候,這一系列書給了有心推廣抽象文字教學的人士另一種選擇,因為除了幽默有趣的故事外,它們還給小讀者上了重要的生命教育,在啟蒙之餘,不忘成長的真義。
──前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張子樟
孩子的認知有些靠自我探索,有些靠外在的給予,每天遇到的人、事、物都會在腦袋裡轉化成特有的價值觀。很高興看到「陽光少年遊」提供孩子一個新的媒介,好讓孩子們能從閱讀中,領悟到尊重與反思的重要。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語文與創作學系 孫劍秋教授
小說有它的創作背景,雖是清代名著《紅樓夢》,隨著時間流逝,讀者越來越難理解書中大觀園的生活情境,當下有耐心讀完此書者,幾人哉!
東方出版社發行之「陽光少年遊」系列,乃為時下小學生量身訂作之小說,它的故事取材切合學生生活經驗,或「追求夢想」、或「土地保育」、或「義工付出」、或「困境突圍」,皆能引起學生閱讀興趣和共鳴。此外,作者文筆流暢,娓娓敘來精采故事,在潛移默化中,可建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台北市立明湖國中教師/報紙專欄作家 施教麟
孩子的心理諮商師──社團法人台北市親職教育協會 曾家炎
一
十八九世紀盛行苦兒苦女的尋親故事。這些苦兒苦女必須歷經艱辛,嘗盡世間各種不同形式的折磨後,才能與自己從未見面的生父、生母、祖父母或其他親人團聚,領略天倫之樂。他們尋找的親人往往都是腰纏萬貫的富豪,所以尋親的結局必定是「從此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happily ever after)。這類故事具有勵志的作用,內容的曲折多變常令小讀者感動流淚。
二十世紀後戰亂頻仍,尋親的空間更為廣闊、時間也可能更加漫長,故事結尾可能灑更多的狗血,但不一定是大團圓收場。如果結局不是悲劇,就是尋親行動暫告一段落,還有更遠的路要苦兒苦女繼續奮鬥。
由於近半世紀的家庭結構變遷多端,現代苦兒苦女的尋親過程更為繁瑣,他們極可能寧願與撫養他們多年的養父母同住,不想與實際的親人來往,因為他們有說不出的苦衷。《向日葵花園》鋪陳的就是現代版的苦兒尋親記,只是尋親不再,只能勉強說是非刻意安排的「遇親」。
二
文中的主角小蟬一向認為她是爸爸與媽媽素幸的親生女兒,直到後來才知道「爸爸」是「祖父」,自己被媽媽拋棄,成為養女,所以她不想接受親生母親的表態,因為她的依親心態全投射在素幸身上。這樣的安排十分合理,由於她從來不知內情,從未有尋親的念頭,「遇親」只是生命中的巧合。一個不斷上門索取金錢的女子,突然搖身一變,變成多年不見的「親生母親」,她當然無法接受。這種「遇親」方式,還不如不見。生活中沒激起任何波瀾,反而過得更踏實平安些。這種描繪顛覆了傳統的尋親模式。
小蟬好友楊忍冬不認為他爸爸只知道工作賺錢是對的,也不認為一定要上貴族學校才能有競爭力,才能賺很多錢,當然也不是賺很多錢就會幸福。這位早熟無母的孩子以為人只要願意追求一個夢想,就是幸福。他的想法影響了爸爸,爸爸去法院標到幸福花園這塊地,並在小港機場附近的葵花田外打造了觀賞飛機升降的巨型石階看台。
三
以當代家庭家人之互動為少年小說的主要背景並不少見,然而空間的變化並沒有改變這類故事的主題:愛的闡揚。我們細讀全文,不難發現作者正以不同方式巧妙詮釋人間永恆之愛,例如燦叔不辭辛勞、一生毫無怨言地照顧燦嬸和阿勳;素幸只因愛小蟬的「爸爸」,她的愛不因「爸爸」的過世而消失,反而轉到小蟬的身上,並接受了夏蘭香的悔意。
作者在詳細刻畫永恆之愛的各種層次之餘,不忘提醒小讀者:生活簡單樸實就是福氣。在怨天尤人的時候,不妨看看周遭那些認真生活的中下層小人物。這些永不放棄的向日葵,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好對象。「活在當下」、「隨時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就是這些人終生奉行不渝的生活準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