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奇觀》是明朝崇禎年間抱甕老人所選的短篇小說集,一共有四十卷,每卷一個故事,大半是記述歷代民間的傳說。它具備曲折、有趣又動人的特點,對於當時社會的描寫很真實、周到,每個故事都充分反應了傳統的想法和處世態度,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在此,我們選出十三篇故事《十三郎捉賊》、《俞伯牙摔琴祭好友》、《唐伯虎點秋香》、《一幅行樂圖的祕密》、《丹客煉金騙財迷》、《唐璧尋妻記》、《義勇的徐老僕》、《沉鍊父子的遭遇》、《愛花老叟遇仙記》、《一簍橘子帶來的幸運》、《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土牆下的藏金》、《掌舵船夫的大官夣》與讀者分享。
雨停了,風平浪靜的夜晚,只聽見江上水聲,卻什麼也看不見!伯牙獨自無聊地吃過晚餐,童子把桌上收拾乾淨,把油燈擺好。伯牙心裡在打算,如何消磨這一個晚上呢?他猛抬頭,從船窗看出去,江上有了亮光,再探出頭去看,啊!一輪明月衝破雲層出現了!接著雲層一團團的散開、消失,更顯出月亮的光輝來。
這是一個八月中秋的雨後的月亮,也是不容易遇到的情景呢!
伯牙忽然想起來,對著這樣清涼的月亮,最宜於做的一件事,莫過於彈琴了!於是他把童子叫來,告訴他在香爐裡點燃一些香,並且把琴拿出來。
伯牙竟天真而興奮的對童子笑著說:「我要告訴月亮我的心情。」
童子都照辦了,香爐內點燃了香,琴也拿出來安放在桌子上。 伯牙很嚴肅的去洗淨了手,把琴絃一根根的調理好了,然後他才開始彈琴。
俞伯牙唯一的愛好就是彈琴,只要一有時間,他總要把心愛的琴拿出來,撫彈一番。他認為琴發出來的聲音,就像一個好朋友和他對談一樣。他這時覺得心情很輕鬆愉快,所以彈起來,也覺得很順手,便一直的彈下去。誰知曲子才彈到一半,「砰」的一聲,一根絃無緣無故的斷了!
「啊!」伯牙驚訝的叫了一聲。琴聲突然停下來,童子也跑進來了,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伯牙這時驚疑的對童子說:「你出去問問船頭的人,我們現在到底是停泊在什麼地方哪?」
童子出去把船伕頭叫了進來。船伕頭回答伯牙說:「大人,因為剛才有大風雨的緣故,所以我們停靠在一處山腳下了。崖上雖然有些草和樹,但是絕對沒有人家的。」
伯牙聽了船伕頭的話,心裡不由得暗暗的想:既然沒有人家,那就是座荒山了。如果是在有人居住的城鎮村莊,必定是有聰明好學的人,在偷聽我彈琴,所以琴聲才變了,琴絃才斷了。可是,在這荒山江邊的夜晚,哪裡還會有偷聽我彈琴的人呢?……啊!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必定有什麼仇恨我的人,派來了要暗殺我的人吧!不然就是什麼盜賊一類的人,在這裡暗伏著,等夜深人靜時,好上船搶劫我的財物吧?……伯牙想到這裡,便命令船上的僕人說:「你們到山崖上去搜查搜查,一定是有人暗藏在那裡。不是在樹蔭深暗的地方,可能就是在蘆葦叢裡。」
僕人們集合起來,準備好了火把和繩索等東西,正要陸續上岸時,忽然山崖上傳來了說話的聲音:「船上的大夫啊!請不必懷疑了,我並不是什麼盜賊,只是一個樵夫罷了!因為上山打柴,在天晚遇到大雨,所穿著的簑衣抵擋不了大風雨,便擠到山崖下來躲雨。雨停了剛想走,卻聽見大夫在船裡彈琴,就不由得又停下來聽琴了。」
伯牙聽了,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說:「山裡打柴的人,也敢說聽琴兩個字嗎?好了,不管你說的是真是假,我也不和你計較了。——你們讓他走吧!」 誰知那人還不肯走開呢!居然在山崖上高聲的說:「大夫,你說話未免太傷害人了吧?如果你欺負山野中沒有聽琴的人,那麼,在這深夜裡,山下也不該有彈琴的客人了!」
伯牙聽樵夫說話的口氣,確實不像一個庸俗的人。他心想:或許這真是一個會聽琴的人也說不定哪!於是他又命令僕人們先不要趕走那人。他自己走近船艙門口,態度和善的問:「那麼,山崖邊的那位先生,既然是聽琴,一定站在那裡有一會兒了,可知道我剛才彈的是什麼曲子嗎?」
那人毫不考慮的回答說:「我要是連這是什麼曲子都不知道,我也不來聽琴了。剛才大人所彈的是孔仲尼嘆顏回的那隻曲子,對不對?原來的歌詞是:可惜顏回命早亡,叫人思想鬢如霜;只因陋巷簞瓢樂,……彈到這一句,就斷了絃,底下還有一句是:留得賢名萬古揚。」
伯牙聽了,高興極了,連忙說:「先生,你果然不是俗人,你站在岸上,我們離得太遠了,說話不方便,還是請到我的船上來談一談吧!」他便命令僕人去接那人下來。 僕人把那人接到船上來一看,果然是個樵夫打扮:頭上戴著斗笠,身上披著簑衣,腳上穿著草鞋,腰裡插著斧頭。
做大官的僕人,哪裡看得起一個樵夫呢?他們雖然把他接到船上來,卻不客氣的對他說:「喂!樵夫,到艙裡去見我們大人吧!記著,回答話可要小心喲,我們大人的官兒可是很高呢!」 樵夫聽了卻不慌不忙的回答說:「各位用不著對我這麼粗魯!等我整理整理我的衣服,再進去見大人吧!」
樵夫除去了斗笠,脫下了簑衣,裡面穿的是粗藍布衫褲,頭上包了青布巾。他又把斧頭解下來,和斗笠、簑衣統統安放在艙門口,然後把草鞋脫下來,抖落抖落鞋上的泥土再穿好,這才走進艙來。 官艙裡面是多麼的講究啊!燭火點得光亮,照耀著船艙裡面雕刻的欄杆花紋,顯得多麼體面!多麼尊嚴!但是樵夫在這樣的景況下,見到晉國大夫俞伯牙卻不下跪,他只是恭敬的深深的作了一揖,說:「大夫,我向你行禮了。」 俞伯牙是晉國的大臣,眼中哪裡有穿著短裝布衣的樵夫呢?他心想:如果走下座位來向樵夫還禮吧,恐怕有失大官的體面;可是,這樵夫又是自己請到船上來的,可怎麼好呢?他無可奈何,只好微微舉手,說:「免了禮吧!」
然後他又命令童子給樵夫搬個座位。童子就老實不客氣的只搬來一張矮凳,擺在角落裡。伯牙向樵夫努一努嘴說:「你坐吧!」
樵夫也就不客氣的坐下了。伯牙看樵夫居然不謙讓一下就直截了當的坐下來,心裡不免有點不自在,因此也不問他姓名,也不命令童子敬茶。這樣默默的對坐了一會兒,伯牙終於不能不開口了,他故意問:「剛才在山崖上聽琴的,就是你嗎?」
樵夫回答說:「是的,正是我。」
伯牙又問:「既然是來聽琴,必然知道琴的出處了,那麼,我來問你,這個琴是什麼製造的?彈這琴有什麼好處?」
樵夫還沒來得及回答,這時船伕卻進來了,報告說:「大人,風現在順了,月亮也照得像白天一樣,正是開船的時候。」
可是伯牙擺手說:「不要忙,等一等。」 樵夫這時卻插嘴說:「大人,我要回答起來,可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完的,怕要耽誤順風開船的好時光呢!」
伯牙聽了,竟不屑的說:「就怕你不知道琴理,如果你講得有理,不要說船開遲,就是官不做,也沒有什麼了不得!」
樵夫說:「既然如此,我就放膽的講講!」 於是他由琴的出處到彈琴的好處,詳詳細細的,足足講述了有一頓飯的時間。
伯牙聽了,心裡雖然很佩服,但是仍不免想:這恐怕是他從書本上看到背下來的吧?但是他又想:就算是背下來的學問,也不容易了呢!讓我再試試他。 這次伯牙說話的態度客氣多了,他說:「先生,你既然知道樂理,那麼就該進一步的更能了解琴音的含蓄了,如果我彈琴,心裡在想著什麼,你能夠聽得出來嗎?」
樵夫回答說:「不妨試試看,大夫,請彈了讓我猜吧!如果說得不對,要請大夫原諒我。」 伯牙把琴上的斷絃重新接好後,沉默了一會兒,專心的想著一種景象,然後手指隨著自己的意念彈下去。 樵夫聽了一會兒,不禁讚美的說:「啊!大夫,彈得太美了,你的心意這時是像高山一樣的雄偉啊!」
伯牙沒有回答,他又專心的想了一會兒,再重新彈起來,樵夫聽了一會兒,又讚美的說:「大夫,彈得太妙了,這回的心意好像奔放的流水!」
樵夫從琴音中完全猜透了伯牙的心情。伯牙又驚又喜,推開琴,離開座位,趕到樵夫的面前來,一面行禮一面說:「我太失禮了!我太失禮了!路邊的石中可能是藏著美玉的,如果以穿著的外表來衡量人,真不知道要錯過了天下多少有學問的人!先生,告訴我,貴姓?大名?」
樵夫的身子從矮凳上欠了欠,回答說:「我姓鍾,叫子期。」
「啊!是鍾子期先生!」伯牙又拱手行了行禮。 子期也問伯牙:「請問大夫貴姓大名?是在哪裡做官呢?」 伯牙告訴了子期,子期說:「原來是有名的伯牙大夫!」
童子把酒和茶也都送來了,他們非常融洽的交談著。伯牙又問:「聽先生的口音,當然是楚國人,但不知道府上住在哪裡?」
子期回答說:「離這裡不遠的馬鞍山的集賢村,便是我居住的茅舍。」 伯牙笑笑說:「集賢村,是個很恰當的地名!請問先生做什麼事呢?」
「我嘛——」子期不在乎的笑笑回答說:「就是砍砍柴過日子嘛!」
「啊哈!」伯牙也笑了:「子期先生,不是我多嘴,以先生這樣的才學,不去進取求個官位,卻躲在這荒山郊野的地方,和樵夫牧童為伍,這又何苦呢?」
子期這回卻很正經的說:「實在說吧,年高的父母,只有我這麼一個獨生兒子,所以我寧願打打柴,奉養父母,讓他們度過一個平安快樂的晚年,也不願有三公之尊的大官,來換取我一天奉養父母的責任!」
「這麼說來,就難怪了。這樣的孝心,實在難得。」
他們越談越投機,也都彼此更加敬愛對方。伯牙問子期的年紀,子期說是二十七歲,伯牙剛好比他大十歲。伯牙要求和子期結拜成兄弟,子期謙遜的說:「大夫,你是上國的名臣,我呢,不過是荒山郊野的一個窮小子,我怎麼能高攀上你呢!」
伯牙卻嚴肅而傷感的說:「是的,我認識不少有名的人、有錢的人、有權的人,但是像你一樣了解我的心情的,又有幾個呢?唉!如果你以貴賤貧富來分別我們兩人的不同,你豈不是太看不起我了嗎?」
這樣一說,子期也就很高興的答應和伯牙結拜成兄弟了。他們就在船艙中點上紅燭,向天地跪拜、發誓,從此就以兄弟相稱了。
市井小民的生存智慧 南華大學中文系 陳章錫教授 《今古奇觀》是明代最優秀的白話短篇小說精選集,形式上不同於《三國演義》、《水滸傳》的長篇鉅作,不用耗費長時間閱覽;在內容方面也擺脫歷史演義或者《西遊記》之類的神話誇衍、牛鬼蛇神。總體來說,更著重從日常生活中取材。全書四十篇故事,大都在述說各種世態人情及悲歡離合的奇特境遇。藉由驚奇而不失真的實際人生事件,讓讀者在驚嘆感慨之餘,從中體會生活的經驗教訓,獲取生存的智慧,領悟人生哲理,陶冶美善品格。簡言之,本書的價值:一是具有倫常教化的意義,二是常中出奇的藝術境界。讀來不但令人感到貼近生活,趣味洋溢,而且還具有勸俗導愚的功能。
《今古奇觀》是明代末年「抱甕老人」所編撰,來源是從「三言」、「二拍」共約二百篇作品中,精選出其中四十篇。編選的標準則是以符合忠孝節烈的善行,及善惡果報的常理為原則。故事中人物的言行和情感的表現,都很自然合理;情節上新奇幻怪的發展,大致也都遵守進展、阻礙、完成等三個階段,因此讀來引人入勝,亳無說教意味,能感動讀者於無形,使得善人自我嘉勉,惡人也能慚愧自省,進而助成善良風俗。難怪本書甫一出版,即大受歡迎,歷經數百年而不衰。 「三言」是馮夢龍所編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本書的簡稱,「二拍」是指凌濛初所編《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的簡稱。顧名思義,可看出編撰者是要運用令人驚奇的故事,發揮諷刺、警告及醒悟世人的功能。《今古奇觀》是從中再節選五分之一,其精粹可想而知。本書所收錄的故事全出於明人手筆,內容則不限於明代,不過都真實反映了明代文人心理、政經社會及文化特質,而有關明代中晚期市井小民的生活風貌,以及心靈感受的描寫,更可說是本書的重要貢獻,足以提供現代人作為借古鑑今的參考。
在生活,首先是重視美好人格、藝術生活及性靈的陶冶,例如伯牙鼓琴而鍾子期知音,唐伯虎擅長詩畫而追尋美好姻緣,秋先愛花成痴而感動眾人,以上故事都提醒我們要重視精神世界的安好與富足。其次,對於美好幸福人生的追尋,並非不可能達成,但必須腳踏實地,按部就班的去執行,例如義勇的徐老樸,激於義憤,不服輸的藉由移動買賣的方式而致富。第三,要知道時機及命運的不可捉摸,例如文若虛靠一簍橘子而幸運致富。第四,不可心懷僥倖,為非作歹。在許多故事中都有邪不勝正,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結果,不只是表現出惡人的可恨,也不乏對愚者的嘲諷,如富人被丹客煉金騙財,土牆下的藏金最終仍是物歸原主。
在人物描寫方面,有對神童聰慧的驚嘆、對藝術家風采的稱賞,以及對忠義節烈人物的贊頌,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人的地位,破除了傳統以官宦權貴及士人為尊的迷思,而重視市井小民的存在價值,例如樵夫、船夫、花農、乞丐等小人物,在生活奮鬥中充滿著思想性靈、感情血淚的深刻表達。在重視人權自由、人性自覺的當代社會,這部古典小說所呈現的觀點令人欽佩。
在政治、經濟、社會方面,許多篇幅描繪商人形象,提升商人地位,反映明代中期中外貿易的繁榮實況,冒險進取的商人心理,海外風光的新奇體驗。其次,許多故事也直接或間接的暴露政治現實及官場腐敗,弱肉強食及盜賊橫行的社會幽暗面。雖然有些故事並非發生於明代,但是藉古諷今,間接影射當代黑暗政治的意圖,仍是聰明的讀者所應具備的體會。
《今古奇觀》由於遵循宋、元、明時期「話本」小說的寫作格套,忠於說書人講古的傳統,因此常引述古人詩詞、宣揚忠孝節義,及說明因果報應的道理,並不完全適宜給現代的讀者欣賞,理應有適度刪節。由林海音女士改寫的現代版,文字明白流暢,故事簡潔生動,不失原著風味,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雖然她原本是為少年朋友而寫,其實任何年紀的人,都很適合閱讀,也都可從中獲益。
★第53梯次「好書大家讀」優良少年兒童讀物 ★2007年度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新北市滿天星閱讀優良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