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分配,永遠是難題
這本書要跟小讀者談談如何分享,也可以說是像數學的分數一樣,將某件事物平均分成若干分就可以了。數學計算並不困難,但是該如何說明呢?雖然跟朋友分享是快樂的事,但有時候也會捨不得呀,明明就是我喜歡的,為什麼要跟別人分享?彼此是真正的朋友,無私的分享也是自然的。然而真實的情況是,要求別人分享容易,自己要做到恐怕比較難吧。
故事裡的動物們沒有特別的影射或象徵,就只是貓的嘴巴比較大,而青蛙眼睛比較大而已,就像我們的朋友裡面,也總有人長的比較高、有人長得比較帥,但是帥要怎麼比較呢?人和人之間的差異是很難量化的,而這些差異拿來比較也是沒有意義的。
公平分配永遠是難題,大到政府的社會福利和稅務,小到發放到盤子裡的一杓菜的大小,更別說常常在社會新聞看到家人爭產告上法庭的消息。記得有一個小故事,爸爸在兩個孩子的面前倒汽水在玻璃杯中,倒好之後大兒子說弟弟的比較多,於是爸爸拿起弟弟的杯子喝了一口,這下子弟弟說哥哥的比較多了。所以爸爸就拿起哥哥的杯子也喝了一口,然後換哥哥不願意了,大聲的說弟弟的比較多。就這樣,爸爸輪流左一口右一口的喝著兩兄弟玻璃杯裡的汽水,最後的結局大家可以想像吧?
書中小動物朋友們為了一顆蘋果吵得不可開交,為了如何均分蘋果,更不惜打得頭破血流,每一個方法都有不公平的地方,怎麼分法也都有人抗議。或許這本書可以讓小讀者了解數學裡分數的問題,當然也可以讓小讀者思考如何做到快樂的分享。分享如果不是無私的,那麼永遠是分不公平的。聰明的小讀者,你們可有讓這四位朋友都滿意的分法?
再來說一個故事,一位行走遠路而來的僧人,又累又渴的來到廟裡,坐在等待分發飲水的行列中,他伸長脖子看著替大家倒水的小沙彌從行列起頭一一倒水,因為口渴的緣故,他心中著急,想著怎麼倒水這麼慢、等到我這邊不就沒有了種種可能,弄得自己坐立難安。後來他覺得這些不好的念頭違背了自己對佛法的學習,最終決定將自己的碗反蓋起來,忍受饑渴處罰自己的嗔心。
分配的難題是公平,但是人心要如何秤才公平呢?那應該是另一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