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伯瑞金獎作家 凱特.狄卡密歐 再創經典寓言式童話── 諾然地傳說三部曲第2部
◆迪士尼和皮克斯動畫師茱莉亞.薩達木刻般優雅的裝飾藝術插圖,為魔法寓言注入生命。
一個住在大飯店的小女孩、一位悲傷的母親、一位因戰爭失蹤的父親、一隻會說話的鸚鵡和一位神祕的伯爵夫人, 帶來了一連串關於愛與失落、希望與絕望、黑暗與光明的故事, 每個故事相互交織;而每一個時刻,都是另一個正在醞釀的故事。
瑪塔的母親是巴爾札飯店的服務員,她工作時,瑪塔就安靜的在飯店裡遊走,因為母親對她說過:「不管去哪裡,都得像隻小老鼠一樣安靜無聲。不可 以打擾到別人、不可以惹麻煩……」於是她在大廳研究壁爐上方天使翅膀的畫作、觀看老爺鐘鐘面上一隻貓永不停歇的追逐一隻老鼠,同時夢想著失蹤的父親歸來。 有一天,帶著鸚鵡的伯爵夫人來訪,承諾為她講故事——七個故事,每個故事都得按順序講述。過程中,瑪塔因故事不如她意而失望,也因故事之間的關聯而產生希望。隨著故事展開,她開始懷疑,伯爵夫人是否帶來了失蹤父親的消息? ---------------------------------- SDGs永續發展目標 #良好健康與福祉 #優質教育 #陸域生命 #和平正義與制度 #夥伴關係
導讀推薦 葛琦霞(悅讀學堂執行長)
熱情推薦 林偉信(台灣兒童閱讀學會顧問) 邱慕泥(戀風草青少年書房店長) 周婉湘博士(《一起讀、一起玩》作者) 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在《老船長的木偶》續集中,狄卡密歐在一個簡潔、細緻的故事中展現了說故事的能力,可以撫慰人心並激發希望,故事中充滿了溫和的幽默和永久的優雅。薩達引人注目的插圖,讓人想起木刻和優雅的裝飾藝術線條。──出版人週刊,星級評論 -大氣、豐富、誘人。──號角雜誌 -一次令人愉快又合理的出走,來到一個魔法世界。──柯克斯書評 -這是狄卡密歐「諾然地傳說三部曲」的第二部,薩達迷人的黑白插圖,為魔法注入生命。與第一部有共同的愛與失落、希望與絕望、黑暗與光明的主題,這個原創童話講述了一個獨特的故事,最終給讀者留下充滿希望的訊息……熱情推薦。──美國學校圖書館期刊 -在這充滿魔法的《老船長的木偶》的姊妹作中,兩屆紐伯瑞金獎得主在一個關於孤單小女孩和神祕伯爵夫人的原創童話中,再次造訪「諾然地」。──先鋒出版社(Pioneer Press) -凱特‧狄卡密歐是我們最擅長講故事的作家。她創作了以現代世界為背景,且深受喜愛的經典作品,從暢銷書《傻狗溫迪客》、《少女三劍客》到新書《費里斯摩天輪》(Ferris)。她也寫……嗯……寓言?這些故事並不完全屬於有汽車和手機的現代世界,但也不是完全的幻想故事,像《雙鼠記》和《魔術師的大象》。現在,她推出她稱之為「諾然地傳說」的故事。諾然地是一個神話般的地方,卻又非常真實,那裡帶了一點魔法的色彩,而且發生在那裡的故事更好、更棒。去年出版的第一部《老船長的木偶》,一推出就成了經典。現在,狄卡密歐在《巴爾札飯店》再次做到了這點,這是一個迷人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大酒店裡的小女孩、一隻會說話的鸚鵡、一位悲傷的母親、一位失蹤的父親(你知道,戰爭有時會讓人們迷失方向)、一位富有的伯爵夫人、一位善良的行李員以及他們講述的故事。這是一種樂趣。──Parade雜誌(本月(2024年10月)27本最佳新書) -即使是長期閱讀狄卡密歐小說的粉絲,也會對《巴爾札飯店》的魔力、神祕和抒情而感到驚奇不已。──蒙特婁公報 -狄卡密歐在處理溫柔的概念同時,避免了矯揉造作的感傷,而是捕捉故事的力量,不僅反映現實,而且塑造現實。──Bulletin雜誌
在心中注入充滿愛的故事力量 葛琦霞(悅讀學堂執行長) 綠鸚鵡、將軍、修女、畫家、夜鶯、男孩、國王、會說話的狐狸、走鋼索的人、飯店女僕、女僕的女兒,還有一位伯爵夫人,他們組合起來,會成為什麼樣的故事?說故事大師凱特・狄卡密歐,再度運用簡約、深具個人風格的說故事方式,將《巴爾札飯店》娓娓道來。 這本童話小說是「諾然地傳說三部曲」的第二部,延續《老船長的木偶》,作者以老舊飯店為背景,以七個似真似幻的童話故事串起主角瑪塔的背景與遭遇。七個故事看似獨立,最終組成一個完整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整體故事。不得不讚嘆作者精采的布局與簡約的筆法,太精采了。 故事從一間看似在歐洲的老舊飯店開始,不知從哪兒來的瑪塔與母親住在飯店的閣樓,母親在飯店擔任女僕,提醒瑪塔必須「像隻小老鼠一樣安靜無聲」並且「不可以打擾到別人」。 瑪塔很聽話,當一位年老的伯爵夫人肩上站著一隻綠鸚鵡入住飯店,並稱瑪塔「我的小小亮光」,這讓瑪塔內心深處受到震撼,因為這是她父親在參戰前寫的最後一封信中,對她的稱呼。 伯爵夫人說,她來飯店是為了找到瑪塔並講故事。被好奇心驅使的瑪塔,鼓起勇氣去伯爵夫人的房間聽故事。 故事共有七個,瑪塔不太清楚哪一部分是想像,哪一部分是現實,她開始在想像與現實之間搖擺。她會因為故事不如她意而感到失望、生氣,也會因故事之間的關聯而產生希望。隨著每個故事的展開,許多巧合開始看似伯爵夫人的刻意安排,瑪塔也從中開始理解她失蹤的父親、在夜裡哭泣的母親。 正當瑪塔想知道故事的最終結局時,伯爵夫人卻消失了,第七個故事不得而知,這種渴望知道故事結尾卻又不得的懸念,讓瑪塔失望痛苦,連讀者都感受到了呢。狄卡密歐透過精采的轉折,在伯爵夫人不在場的情況下完成了第七個故事,安排一個巧妙、愉快且極其令人滿意的結局。 凱特・狄卡密歐的作品很特別,加上茱莉亞‧薩達黑白細緻的插畫,使這本書具有以下特色: 一、簡約的描述讓人輕鬆閱讀 狄卡密歐筆下的描述,每個段落都不長,沒有過多的副詞,也沒有複雜的情感描述,讀來十分輕鬆。比如第一章描述瑪塔在飯店的例行事項:「每天早上,瑪塔會先去看天使翅膀,然後再走到大廳另一端觀看老爺鐘。她觀看畫和時鐘時,總是將雙手背在背後。」藉由短句與動作描述,使讀者一下子就了解瑪塔每天規律但安靜的行為。 二、精緻的插畫令人激賞 插畫家薩達繪製的插畫,線條具酷炫、有趣的裝飾藝術風格。飯店大廳、家具以及伯爵夫人的裝飾長袍都十分精緻。值得欣賞的插畫還有:伯爵夫人的各種巨大又細緻的帽子樣式;第九章從瑪塔站的天臺到飯店大廳的剖面圖,表現飯店各種不同的風景,與文句相互輝映,增添故事的優雅氣息。另外,仔細看插圖,在伯爵夫人滿滿的行李箱中,還有跟第一集連結的小彩蛋呢! 三、耐人尋味的隱喻 作者在故事裡埋藏一些有意思的隱喻,比如「老鼠」、「光」。在第一章,母親要瑪塔「像隻小老鼠一樣」,瑪塔每天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去看老爺鐘,鐘面「是一隻貓分分秒秒追逐著一隻老鼠」,「老鼠」在書中的隱喻值得深思,是瑪塔的個性像老鼠般膽小畏縮?還是瑪塔在飯店中始終像老鼠一樣被人驅趕?亦或是瑪塔想學習老鼠,因為媽媽要她「像隻小老鼠」?她跟「老鼠」有相似處嗎?另外,瑪塔每天看的畫「雲層間現出一片發光的翅膀」,瑪塔父親都叫瑪塔「我的小小亮光」,而「修女總是描繪大片的光」,「光」也在故事中有耐人尋味的隱喻。因為有「黑暗」才能見「光」,隱含在黑暗困難的處境下,「光」能帶給人希望與力量。 四、童話故事的激勵力量 一般童話裡有很多超自然人物,像會說話的動物、精靈、仙子、巫婆等,「童話故事的結局」通常指的也是快樂的結局。《巴爾札飯店》有會說話的狐狸、有把將軍變成鸚鵡的巫婆,呈現出童話故事的特色。瑪塔希望虛幻故事的美好結局能在真實世界出現,也因為這份希望與企盼,最終將故事完整的呈現。 七個獨特的童話結合成完整的故事,故事中有愛與失落、希望與失望,以及黑暗與光明,給讀者留下了充滿希望的訊息。我們閱讀著一篇篇的故事,在心中注入充滿愛與希望的故事力量,也正是這股力量,給予我們勇氣,使我們能在真實人生中,勇敢向前。
作者介紹 繪者介紹 賞析與導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結語
|